今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头版头条同时聚焦西海岸!|媒体看新区

  新闻资讯     |      2024-02-18 02:15

  今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头版头条同时聚焦西海岸!|媒体看新区以明月海藻为例,报道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小海藻做成大产业,构建千亿级海藻健康产业生态集群,助力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跑出加速度。

  2018年3月,习总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这是总交给山东的重大任务,标注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山东在新时代建设海洋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

  牢记总嘱托,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把现代海洋产业纳入“十强产业”,把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纳入“十大扩需求”行动,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海洋强省建设跑出加速度。202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4942.1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向海图强,山东全力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

  海藻酸钠提取自海藻,经高技术纯化得到的组织工程级超纯海藻酸钠,可用于研制治疗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曾经,这种超纯海藻酸钠只有美国一家公司能够生产,不仅售价高,且供应不稳定。

  如今,“卡脖子”难题被突破了——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德蒙博士身后,全球第2条、国内第1条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正在稳定运行。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有些辅料运送曾出现过延迟,但我们的生产一直在持续,产能稳定,每月约产出4至5公斤。”张德蒙说。从这条生产线上产出的超纯海藻酸钠,已在国内被应用到肿瘤栓塞、心肌修复、药物缓释水凝胶、人工胰、人工肝等藻酸盐基高端医疗制品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开发中。

  山东将现代海洋产业作为全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全力推进海洋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产业链迈向全国价值链中高端。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2021年,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矿业共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集团已构建首个国家级海藻产业技术集成与创新平台,建设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下一步,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到2025年把集团自主健康产业做到1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打造形成千亿级海藻健康产业生态集群。”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说。

  除了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等企业创新主体,在山东,有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踊跃投身到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产业发展中来。截至2021年,山东拥有55家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建有236个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平台。

  眼下,潍坊港正在迎接一场华丽变身。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旗下潍坊港区集装箱门机无人理货系统近日成功上线,创造性解决了门机因作业多样性无法对集装箱进行智能理货的难题,实现人机分离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码头作业效率。

  从渤海湾到黄海畔,创纪录的故事在山东港口时常上演。52.7自然箱/小时!今年3月,在“日邮维纳斯”轮作业中,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第8次刷新世界纪录。

  受国内外疫情影响,船舶到港时间不均,对于装卸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才能更快疏港?从设备、系统到操作、管理效率都要以‘秒’为单位提升。”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信息技术部经理徐永宁对记者说。山东港口青岛港充分发挥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的优势,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双增长。

  港口从来不只是港口,它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陆海统筹、融入全球的重要支撑。“我们通过开拓新业务、挖掘新业态、打造新亮点,推动传统主业加速向产业全要素集聚转型,一个欣欣向荣的港航新生态圈层正在形成。”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说。

  “自2016年以来,山东外贸进出口连续第6年刷新历史新高,港口正在成为山东全域拥抱海洋开放发展的机遇之门。”青岛海关一级巡视员苗振国说。今年一季度,山东外贸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上升势头,实现良好开局,进出口总值达7106.5亿元,同比增长13.7%。

  4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威海南海新区的滨海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里,温室大棚内的土地被分割成不同区域,盐角草、藜麦、柽柳、秋茄等二十多种盐生植物,被当成宝贝一样照顾着。来自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二十多名年轻科研人员对一批批耐盐碱植物选育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引种、驯化、栽培、繁殖,再借由它们,将一片片盐碱荒滩变成绿洲。

  “利用这些植物探索滨海湿地和潮间带盐生植物种质的繁育和开发,助力海洋碳汇研究。南海新区的6000亩湿地就是我们的实验场。”赵明波说。

  从滨海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出发,绿意一寸一寸地在威海的盐碱荒滩上延伸。从全省看,山东始终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全面落实“湾长制”为平台,以坚决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为抓手,创新陆海综合治理机制,统筹推动陆源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2018年—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分别为82.15%、90.03%、91.5%和92.3%。黄河口、莱州湾、庙岛群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呈改善趋势,各类海洋保护区优良水质面积显著增加,沉积环境良好,保护区海洋生物物种、自然景观以及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等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肖永涛介绍。

  海岸绿起来,海洋生态好起来,海洋开始显露出“蓝碳”的巨大价值。“科研人员耕耘多年,就是帮助耐盐碱性强、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在海边盐碱湿地里成活。用市场机制,启动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项目和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建设,把“蓝碳”变为真金白银,让海值得种,值得投资。”赵明波说,扎根盐碱滩的每一株小小植物都承载着“蓝碳”的大使命。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海洋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的新目标。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应进一步放大山东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优势特色,持续提升经略海洋能力,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积极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创新引领区,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山会科学院院长袁红英说。

  报道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汇聚新区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为新区全面提质提供动能。

  民营企业既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很大程度上又代表了一个地区民营经济的活力和质量。

  近两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着力实施民营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迅速。目前,西海岸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118家。今年,新区推荐802家企业申报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再创新高。

  2021年11月,西海岸新区被认定为首批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区;2022年1月,山东省公布首批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西海岸新区榜上有名。西海岸新区通过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汇聚新区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为新区全面提质提供动能。

  2月份,证监会网站披露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加特拟登陆深交所主板。中加特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产品变频调速一体机,实现了对国外相关技术壁垒的突破,在煤炭开采领域成功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目前,其一体机产品在我国矿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80%,行业排名第一。

  作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中加特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西海岸新区“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在西海岸新区,像中加特一样的企业正在一家家露头。

  近年来,新区先后制定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民营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实施方案》及鼓励企业发展的“十二条政策”,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助力民营企业冲刺“专精特新”。同时,新区开展“拥抱新三板 挺进北交所”行动,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建立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库,组织60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上市训练营,企业梯级逐渐显露。

  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观念。新区通过民营经济创意会、“上市”主题民营企业家思享汇等方式,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转型。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掌握粗细联合智能粗纱机系统和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核心技术、具备高水平并全面投放市场的企业,但之前的发展有些按部就班。企业负责人参加完创意会,开始下定决心上市,企业发展战略也为之一新。

  “新区现有的‘专精特新’企业中,国家级21家、省级35家、市级1062家,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超过60%。这些企业与其他企业一起,初步形成了民营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商联党组、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王娟介绍,2021年,新区21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产值达110亿元,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的6家企业也均为“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抓马山南麓,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员工在生产车间里十分忙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之势,让生产锂电池隔膜装备及产品的中科华联订单大增。虽然对市场反馈有所准备,但需求如此旺盛还是出乎董事长郅立鹏的预料。

  “我们是2013年上的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演示生产线,一直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 郅立鹏说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虽然公司技术先进,但在市场开拓上稍有欠缺,在西海岸新区帮助下参加“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成为企业进入行业视野的重要一步。

  2021年,西海岸新区共有109个项目报名参加2021“创客中国”(青岛赛区)暨第六届青岛市“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中科华联一路过关斩将,其“锂电池隔膜装备及产品”项目最终斩获企业组优胜奖,成为青岛唯一一个企业组获奖项目。

  这次参赛,让中科华联的技术实力得到了有效展示,吸引了行业注意,与国内锂电池领军企业、投资机构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去年11月,苏州恒力石化采购湿法隔膜生产线设备,中科华联成功中标4条生产线。中科华联也看准时机,开始谋划自己的产业园。“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布局10个基地,新建大宽幅超高强隔膜生产线亿平方米。”郅立鹏说。

  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协助企业参赛交流,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已成为西海岸新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鼓励‘专精特新’,实质是鼓励创新。新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让其在产业链中卡位入链,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就自身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邵睿表示。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游配套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不断建立健全资源开放、能力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实现创新资源共享,激发民营经济新动能。此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搭建技术对接合作平台,建立“新区民营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基地”,对民营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这些平台和载体,为诞生“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土壤。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偏航制动器是核心部件之一,对摩擦片的要求尤其严苛。青岛华瑞丰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接触,从原先从事的汽车冲焊件和摩擦材料开始涉足,目前在风电偏航摩擦片领域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居第一。

  “这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对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等有严格标准和要求,公司投入研发资金,进行模具、压制设备、焊接机器人等设备的更新,付出了不少成本。” 青岛华瑞丰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天表示,西海岸新区民营发展局精心指导,助力公司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行列,得到中央财政连续3年、每年150万元的奖补资金,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

  2020年,新区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我区优势高成长民营企业的十二条政策》,提出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奖励扶持,对认定为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平台给予财政奖补。同时,加大金融扶持、加强人才支撑,全力保障企业发展成长。两年来,新区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力度,加快培育高成长民营企业,各项举措不断加码。

  4月1日,西海岸新区举行信贷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发布仪式,新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正式落地。“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首期与青岛农商银行合作,8家与青岛农商银行达成授信合作意向的企业现场签约,分别获得1000万元至4900万元不等的“专精特新”专属授信。

  西海岸新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郝永明介绍,新区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就是要解决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行金融服务“精准滴灌”。“专属信贷产品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公司已通过奇瑞汽车的资格审查,计划增加投资用于奇瑞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供应,这笔资金来得正是时候,我们要开足马力投入生产。”祥瑞利尔(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保军说。